3月24日上午,廊坊德基機械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德基機械」)在其研發中心舉行了德基機械「創新科學技術研究所」成立大會暨揭牌儀式,廊坊市科技局副局長趙強,廊坊市永清縣科技局主任孫建穎,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院副總工程師黃頌昌,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院研究員秦永春,河北清華發展研究院創新與發展部部長顧斌,中南大學蔡田媗珠基金會李相夫教授、周洲博士參加了揭牌儀式。
德基機械董事長蔡鴻能說:「為持續弘揚創新理念,增強科技創新實力及豐富技術儲備,以不斷提高市場競爭力,公司決定成立創新科學技術研究所。目前適逢國家鼓勵各行業、各領域創新,並對原創技術給予特殊支持,在此大好環境下,成立創新科學技術研究所有助於公司在瀝青混合料攪拌設備技術發展及節能環保措施研究上取得突破,通過吸收外來技術和工藝,創新出屬於自己的專利技術,為中國瀝青混合料攪拌技術的不斷進步作出貢獻。」
廊坊市科技局副局長趙強對德基機械多年來的發展給與了充分肯定,並對德基機械創新科學技術研究所的成立寄予厚望:「希望創新科學技術研究所成立後,能緊緊抓住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歷史機遇,加強與京津科研院所的緊密合作,聚集一批行業精英為公司服務,進一步提高公司在節能環保型瀝青混合料攪拌設備與廢舊瀝青混合料再生利用攪拌設備方面的研發設計能力。」
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院副總工程師黃頌昌對德基機械在業內率先推出整體式瀝青再生拌和站進行了贊揚,「提高廢舊瀝青料的再生利用率是我國公路發展的重要目標,德基機械推出整體式瀝青再生設備非常具有前瞻性。」
德基機械研發中心顧問郭誠在發言中指出,智能化、信息化、高可靠性是瀝拌設備創新的關鍵點:「電控是整台拌站的大腦,是最核心技術,80%以上瀝拌設備都是電控系統,一旦出現故障,其排除非常麻煩。模塊化電控系統的創新,大大提高了電控系統的安裝檢查效率。高可靠性是非常重要的,這麼大的設備,任何一個環節出了問題,都可能導致設備故障,造成停工。雲數據平台也是我們現在要發展的方向,通過雲數據平台可使所有數據實時記錄、顯示。通過遠程監控指導現場服務,大大提高了服務效率。」
隨後,德基機械研發中心常務副主任、創新科學技術研究所所長於洪林介紹了德基機械創新科學技術研究所的發展規劃: 「創科所目前已組建了19個專業課題組,未來將加強與科研機構、高等院校以及企業之間的廣泛深入合作,充分整合公司內外部創新資源和創新要素,將創新科學技術研究所打造成為公司乃至行業科技創新資源的集散基地;通過科技成果的產業化轉換,不斷推動公司技術進步,增強公司自主創新和核心競爭能力;積極參與國家和行業標準的起草修訂工作,依法合理申請和授權自身知識產權,組織開展面向所在行業的技術培訓、交流和成果推廣工作,推動行業共同進步。」
德基機械一直堅持以「科技創新」為本,將技術研發和創新作為公司的核心競爭力。2003年,德基機械自主研發生產出德基4000型瀝青混合料攪拌設備,打破了外國品牌對中國高端設備的壟斷局面,推動了國內大型瀝青混合料攪拌設備的發展; 2009年自主研發的DG5000型設備更是多年來處於同檔次同型號產品市場領先地位。
德基機械十分重視產學研合作,始終保持和政府科技部門,研究院所和高等院校等的緊密合作。2014年,公司與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院、河北清華發展研究院共同申請建設「河北省瀝青路面智能裝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目前各項建設任務已全部完成,正等待河北省科技廳驗收。
2015年德基機械申請的河北省重大科技成果轉化項目——「整體式再生瀝青混合料研發及產業化」項目順利通過河北省科技廳組織的專家論證,獲得立項並得到資金支持。該項目現已成功研制出適應中國國情的、多種型式的廢舊瀝青混合料再生攪拌設備。
據德基機械副總經理劉剛介紹,德基機械在過去三年共投入研發經費3783萬元,開展研發項目共計30項,獲得自主知識產權發明專利4項,實用新型專利38項。為加強研發創新,公司2016年計劃投入研發經費3300萬元,重點研發DGR系列環保型瀝青混合料攪拌設備、系列小機型瀝青混合料攪拌設備及數據雲端服務管理平台。
德基機械成立「創新科學技術研究所」,標誌著德基機械在趕超國際先進技術、引領國內瀝青混合料攪拌設備領域發展方面邁出了堅實一步。創科所針對每一研究項目成立專門課題組,對瀝青混合料攪拌設備各個總成結構進行專業細化的創新研究,重大關注設備在運行過程中如何更環保、高效、智能。
公司自上而下鼎力開展自主創新研究,政府科技部門及業內專家、機構大力支持,讓我們有理由相信德基機械在瀝青混合料攪拌設備以及綠色節能環保技術研發方面取得不俗的成績,也將進一步推動整個行業的技術進步。